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主页 > 襄樊信息 >

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(伙牌镇):建立“三创建”机制 激活组织内生力

时间:2019-04-10 04:24
      讯(记者李顺民 通讯员刘波)近年来,襄阳纺织服装产业园(伙牌镇)党工委在不同类型的党组织中,分别开展创“五好”(领导班子好、党员管理好、产业发展好、村庄形象好、党建阵地好),创“六优”(责任落实优、组织建设优、队伍管理优、联系服务优、基础保障优、工作业绩优),创“六有”(有健全的组织、有过硬的队伍、有管用的制度、有必要的阵地、有丰富的活动、有足够的经费)等活动,大大激发了各类型基层党组织的创建动力和热情。     干部队伍重在抓提升。围绕基层党建“全面进步、全面过硬”要求,统筹抓好党员队伍、干部队伍和“头雁”队伍建设,全面提升履职能力。一是严抓选拔。深入实施“人才回归”工程,大力推行“引能人治村、引项目兴业”,吸纳在外经商务工能人、产业大户、复退军人回村担任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,全镇65%的村由能人“掌舵”。调整村(社区)书记6名、村(社区)“两委”干部11名,培养25名村后备干部,为2018年换届做好充分准备。二是严抓培训。着力加强村干部队伍思想能力作风建设,按照“软弱的要训、不胜任的要换”的原则,逐村分析研究,分类施策。在有序组织村干部参加市区培训的基础上,通过以会代训、外出学习考察等形式,今年累计开展精准扶贫、基层党建等各类培训7场次,累计培训村干部437人次,有效提升了村干部的政治理论、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。三是严抓管理。落实《从严管理村干部的意见》,坚持做到“三个全”,即工作全脱产,落实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,村主职实现专职专业;值班全天候,认真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和为民服务代理制,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,群众到村进得了门、找得到人、办得成事;待遇全保障,村干部工资足额纳入财政预算,主职年均工资达到4万多元,副职年均达到2.2万元。四是严抓服务。建立村干部包组联户机制,通过下发一张便民服务卡、记录一本民情日记、健全一套民情档案、设立一条“民生服务热线”,进一步加深了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。     阵地建设重在抓投入。一是建阵地抓硬件。采取区财政补一点、镇财政支持一点、区镇包村部门帮一点、村级集体经济拿一点和干部、党员、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干一点“五个一点”的办法,近年来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,新建和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20个,其中:新建10个、原址改建1个、扩建14个,全镇25个村(社区)全部达到了示范标准。二是强功能抓载体。严格落实党群服务中心农村“5+X”、社区“7+X”的功能布局,合理设置服务社、农情站、讲习所、大讲堂等功能室,清理规范上墙制度牌匾,通过党建文化长廊、墙绘等形式将基层党建、文化小康、廉政文化等内容相互融合,做到党建有阵地、有氛围。     集体经济重在抓壮大。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狠抓集体经济发展。一是实行“党建+村企共建”发展模式。以“党旗领航、村企共建”为主题,引入社会资本,按照公司化模式建立健全实体经济组织,从土地流转、入股分红、产权制度改革等入手,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社会资本的深度融合。伙牌社区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,先后引进太福、丰年等企业,每年为集体增收50多万元,拿出集体闲置资金与企业进行股份合作,仅与天润集团合作的企业孵化中心一个项目每年可分红200余万元。二是实行“党建+脱贫攻坚”发展模式。发挥党组织在扶贫产业上的引领作用,推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。王湖冲村通过在驻村工作队省体育局的帮扶下建成花卉苗木基地、花菇和蔬菜大棚,同时在种植业、养殖业上狠下功夫,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,2016年底实现全村整体脱贫,村集体收入达到10万元。三是实行“党建+美丽乡村”发展模式。推广“建强一个支部、引进一个老板、流转一片土地、培育一个产业、致富一方百姓”的“五个一”模式,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忘初心,共建美丽家园,推进村民共同富裕。老李家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试范村和国家移村腾地试点村,两个老村庄搬至新村后净增耕地668亩,通过土地流转让村里发展了休闲观光产业,不仅实现了集体增收还让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好了。目前,全镇25个村(社区)今年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,其中:10万元以上13个、50万元以上1个、100万元以上1个。(编审:崔海晗 编辑:张攀)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推荐内容